Copyright ©2013-2017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备案号:辽ICP备17018872号-4.
为何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会屡禁不止呢? 蔡元培曾指出:“大学者,研究高深学问者也。 ” 大学学术研究的目的,本应该是创新学术成果,服务人才培养,推动文明进步。 然而,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,出现道德与利益相互矛盾的情形,一边是经济的繁荣,一边却是道德的沉沦。
这类错误本来可以避免,是不应该发生的,但是犯错者并无恶意,是无心造成的,属于“诚实的失误”。 犯错者应该为其失误受到批评、承担责任,但是是属于工作态度问题,并没有违背学术道德。 还有一类是学术不端行为。 这类错误本来也可以避免,但是肇事者有意让它发生了,存在主观恶意,违背了学术道德,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和行政处罚,乃至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在了解现有管理系统数据的基础上,为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,笔者重点对2019—2020 学年内,参与作业查重系统的课程、教师及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,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,了解学生及教师对现存在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规定的想法。 在收集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, 对研究生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统计分析,发现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:
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,不仅有主观能动性的诱导,也有周围环境的影响。 部分学生分析周围环境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能产生高“效益”,而成本很低,因此学术不端行为预期收益大于行为成本。 面对这种交易,少数急功近利的学生是愿意铤而走险的。